乙二醇是化纖行業的主要原料,其價格影響因素眾多,上下游產品價格、生產企業開工率、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等均會影響乙二醇的價格波動。受上述各類因素的綜合影響,乙二醇現貨市場年內價格波動幅度非常大,2008年受金融危機蔓延的影響,乙二醇價格波幅高達265%,即使在其他普通年份,乙二醇的現貨價格波幅也比較大,2009年價格波幅達到102.7%,2010-2019年分別為60.9%、26.8%、44.5%、33.1%、34.5%、94.2%、88.1%、46.6%、72.6%、44.8%。
1.上游原料的影響
全球乙二醇的終端原材料為原油、頁巖氣、石油氣、煤炭,均屬于能源類商品,因此能源價格的漲跌對乙二醇有較大影響力。其中,油頭乙二醇的產量占比最大,所以從原材料角度分析,原油價格對乙二醇的影響相對更大。原油價格上漲,通過生產成本等途徑傳導至乙二醇市場,使得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下跌,將影響乙二醇商家及下游廠家價格預期,或出現銷貨困難,或出現采購意愿下滑,價格傾向于走弱。
2.行業中游的影響
乙二醇行業中游主要是乙二醇裝備投產產能釋放、裝備檢修等供應因素。加上我國對乙二醇進口依賴程度較高,進口量以及港口庫存對乙二醇的價格影響較大。其中,一方面,受制于我國“缺油少氣多煤”的能源格局,我國大力推廣煤制乙二醇裝置,近幾年國內煤制乙二醇產能不斷增加,未來我國供應將更為寬松,限制乙二醇市場上漲幅度。另一方面,國內港口乙二醇庫存比較低時,有時會對乙二醇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下游需求的影響
我國乙二醇的下游消費可概括分為聚酯類產品領域與非聚酯類行業領域。其中,聚酯產品領域為乙二醇最重要的下游領域,其需求占乙二醇總需求量的94%。聚酯領域主要包括滌綸長絲、滌綸短纖、聚酯切片等產品,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聚酯生產國。非聚酯類行業以生產防凍液、不飽和樹脂、聚氨酯等為主,其中防凍液對乙二醇的需求占總需求的4%。
乙二醇的市場價格同樣也會隨著下游需求的變化而波動。國內90%以上的乙二醇需求來自聚酯行業,其中主要74%用于生產聚酯纖維用于紡織行業。聚酯行業的景氣度與國內消費和外貿需求直接相關。當國內經濟周期性上行消費增長加快,或是紡織品出口市場景氣度上升時,聚酯行業快速發展,對原料乙二醇的需求增長,將促進乙二醇市場價格上升。反之,當經濟進入下行周期,消費水平下降,或是紡織業出口轉弱時,聚酯行業開工率下降,對原材料乙二醇的需求減弱,下游行業需求減弱而上游供應充足時市場價格將下降。
4.季節性因素影響
原油和紡織行業的季節性影響,導致乙二醇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受上游原油的季節性走勢影響,每年夏季7-9月由于汽油需求高峰期和颶風多發期,推動汽油供應中斷,導致原油價格上漲,即到達乙二醇旺季;此外,紡織行業特別是聚酯和布匹的生產季節性特征,使得國內紡織服裝銷售旺季相對集中在12月和1月,也會拉動乙二醇價格上漲。
5.國家政策影響
國家政策會影響乙二醇的生產路線,進而影響乙二醇價格變動。如雙控政策(限電等),影響裝置開工率。